在823罢免战役以蓝营全盘皆输告终之后,“改选”话题立刻成为外界高度关注的焦点。根据程序安排,9月1日将正式开放领表,而候选人登记时间则落在9月4日至5日。然而令人意外的是,蓝营内几位重量级人物——包括朱立伦、卢秀燕、侯友宜、蒋万安与胡志强等——纷纷表态无意参与。这种情况让不少蓝营支持者忧心配资网上炒股配资,未来是否会出现“群龙无首”的局面?
目前已确认参选的共有五人,分别是张亚中、卓伯源、孙健萍、罗智强以及郑丽文。但若论声量与论述能力,除了张亚中与郑丽文稍具号召力之外,其余三人的影响力相对有限。若没有新的蓝营大咖临时加入,这场角逐极可能演变为张亚中与郑丽文之间的直接对决。
在此背景下,朱立伦的退意尤为引人注目。事实上,他原本有机会凭借“反罢”成功的余威继续连任。而且就资源整合与募款能力而言,朱立伦无疑是现有蓝营人选中最具优势的一位。尤其在面对严峻的清算压力及罢免风潮时,他仍能独自承担蓝营庞大的运作费用,甚至积极奔走宣讲,为反罢出力,这份坚韧令不少人感到惋惜与不舍。
展开剩余75%与此同时,有关“改选”的风向也出现了新变化。蓝委赖士葆透露,如果朱立伦确实不再续任,那么极有可能会有一位“重量级人物”意外现身参战。他更强调,此人若出面,必定会让外界眼前一亮。不过赖士葆同时指出,时机尚未成熟,该人士仍在权衡,因此不便提前揭露身份。这一表态吊足了外界胃口,掀起连连猜测。
依照赖士葆的说法,这位潜在人选必然是蓝营“大咖”,在党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。综合目前情况,尚未明确表态的主要有马英九、王金平与韩国瑜三人。马英九一向被视为深蓝代表,面对绿营的攻讦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回击;他在蓝营内常以身作则,批评与规劝并行,若能回炉无疑有助于修正党内种种问题。
王金平则以“南霸天”之姿闻名,能在“绿油油”的高雄站稳脚跟,显示其人脉与实力非同小可。他长期活跃于立院,与地方人士保持紧密沟通,加上募款能力极强,若参选同样具备竞争力。而韩国瑜则被誉为蓝营的“另一颗太阳”,手握庞大“韩粉”支持,在立院多次与绿营强硬对抗,并积极协调蓝白合作,声势之高甚至超越卢秀燕。
不过从外界分析来看,三人之中最有可能的人选是马英九。原因有三:第一,王金平在此次罢免行动中虽然露面,却未实质性站台声援蓝委,这使得他参选的正当性存疑;第二,韩国瑜身为立院负责人,难以兼任蓝营党内职位,除非透过特别程序解套或自行辞去现职,但两种可能性几乎为零,毕竟立院如今是蓝营制衡绿营的关键阵地;第三,赖士葆与马英九关系密切,此次更曾为其站台反罢,因此由赖士葆放话,马英九重新出山的可能性自然大增。
与此同时,绿营内部也因823罢免的惨败陷入了激烈内讧。赖清德迅速与责任切割,宣称将以“改组”来平息质疑,并提及卓荣泰曾在726罢免失利后提出辞意,却被他婉拒,暗示自己与卓均不会辞职。巧妙之处在于,赖清德点名卓荣泰,却避而不提柯建铭,明显有意将责任推给柯建铭。
果然,绿委林俊宪率先开炮,指责罢免失败应由柯建铭主导的绿团负责。随后吴思瑶、陈培瑜、郭昱晴、林月琴及林楚茵等人接连辞去团职,以逼宫姿态要求柯建铭下台。然而柯拒不松口,反而引发更多绿委不满,郭国文、林淑芬相继批评他倚老卖老,独断专行,压制其他声音。
甚至王世坚公开喊话,要求柯建铭“止损进退”,不要只会说“谢谢指教”,而应改口“谢谢收看”,点名他应识时务主动退场。评论员黄暐瀚也临阵倒戈,直言柯建铭必须辞职负责,否则绿营永远翻不了这一页。要知道,黄暐瀚一向被讽为“墙头草”,先前由挺蓝转向恭维绿,如今又因罢免失败而倒戈批绿,足见绿营的低迷已是不争事实。
眼下的局势很清楚:柯建铭已陷“墙倒众人推”之境,若迟迟不退,不仅将牵连赖清德难以自处,还可能加剧党内反噬。随着局势发展,蓝营改选与绿营内讧形成了鲜明对比,好戏正逐步上演配资网上炒股配资,结局值得持续关注。
发布于:天津市美林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